养生宝藏 胃病困扰?附子理中丸、香砂养胃丸、温胃舒颗粒,你选对了吗?
附子理中丸:温中健脾的良方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附子理中丸,这味古老而神奇的中成药,以其卓越的温中健脾功效,在中医治疗胃病的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其配方源自《伤寒论》,汇聚了附子、干姜、党参、白术等中药材的精华,共同发挥温中祛寒、补气健脾的作用。附子,作为方剂中的君药,以其辛热之性,能够直入脾胃,驱散寒邪,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。干姜则以其温中散寒的特性,辅助附子加强温中效果,同时还能缓解胃部冷痛、呕吐清水等症状。党参和白术则作为臣药,补气健脾,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,使脾胃得以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。附子理中丸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寒较重的患者。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胃痛隐隐、喜温喜按、空腹时疼痛加剧、进食后稍有缓解,同时伴有四肢不温、神疲乏力、大便溏薄等症状。此外,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,以及胃下垂、胃黏膜脱垂等病症。然而,附子理中丸并非适合所有人群。由于其药性较为峻烈,孕妇、儿童以及对药物成分过敏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同时,附子理中丸不宜长期服用,以免导致上火、口干舌燥等不良反应。香砂养胃丸:和胃止痛的妙方
香砂养胃丸,这款中成药以其独特的配方和功效,在胃病患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。它主要由木香、砂仁、白术、陈皮、茯苓、半夏等中药材组成,这些药材相互协同,共同发挥温中和胃、理气化湿的作用。 木香和砂仁作为方剂中的君药,以其芳香之性,能够行气止痛,缓解胃部胀满、疼痛等症状。白术、陈皮、茯苓则作为臣药,健脾益气,燥湿化痰,帮助脾胃恢复正常运化功能。半夏则以其降逆止呕的特性,辅助其他药材缓解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香砂养胃丸适用于胃阳不足、湿阻气滞引起的胃痛、痞满、呕吐等症状的患者。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胃痛隐隐、脘腹胀满、呕吐酸水或清水、不思饮食、四肢倦怠等症状。香砂养胃丸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,以及胃下垂、胃黏膜脱垂等病症。与附子理中丸相比,香砂养胃丸的药性较为平和,适合长期调理。温胃舒颗粒:温胃止痛的佳品
温胃舒颗粒,这款中成药以其温胃止痛、健脾益气、消食化积的多重功效,受到了广大胃病患者的青睐。它主要由肉桂、补骨脂、肉苁蓉、乌梅、陈皮、党参等中药材组成,这些药材相互协同,共同发挥治疗作用。因为胃里头有寒气,所以用了两味大辛大热的药材,附子和肉桂,阳气充足了就能把寒气散出去。
黄芪,党参,白术健脾益气,三者相须为用加强补气作用,脾气能为脾胃运转提供动力。
气补到了,陈皮、砂仁的作用是行气,把气理顺。
补骨脂,它能固精,将上药的能量锁住。
肉苁蓉它有饱满的津液,补肾助阳,既能补阳,又能滋阴。
山药能够益气养阴,开胃,非常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。
乌梅酸温安蛔,涩肠止痢,于全方中顺接阴阳。
山楂可以作为消食药,消食化积。
从成分就能看出这个药不仅管胃寒,还管食积、气滞。
“暖”只是其中一个方面,它是能让你的胃又暖又舒服。
当遇到胃腹冷痛、腹胀、消化不良、打嗝频繁,都可以用温胃舒胶囊。
类似的中成药还有附子理中丸,偏重于温中健脾,适用于慢性的脾胃虚寒的情况。
而偶然受寒的腹痛腹泻,则用温胃舒颗粒更恰当。
温胃舒颗粒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、腹胀、消化不良等症状的患者。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胃痛隐隐、喜温喜按、空腹时疼痛加剧、进食后稍有缓解,同时伴有四肢不温、神疲乏力、大便溏薄等症状。温胃舒颗粒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,以及胃下垂、胃黏膜脱垂等病症。与附子理中丸和香砂养胃丸相比,温胃舒颗粒的药性较为温和,适合脾胃虚寒较轻的患者。温胃舒颗粒饭前吃还是饭后吃?
温胃舒颗粒具有暖胃散寒的作用,一般多用于胃寒治疗,临床上建议饭前服用效果较好。由于温胃舒颗粒属于中药制剂,一般对于胃粘膜的刺激性较小,在饭前服用可以充分的和胃黏膜接触,从而药物的吸收效果会比较好。
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中成药在选择附子理中丸、香砂养胃丸和温胃舒颗粒时,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症状和体质来判断:1. 如果脾胃虚寒较重,表现为胃痛喜温、喜按,腹泻清稀等症状,可以选择附子理中丸。2. 如果胃阳不足、湿阻气滞引起的胃痛、痞满、呕吐等症状,可以选择香砂养胃丸。3. 如果脾胃虚寒较轻,表现为胃痛、腹胀、消化不良等症状,可以选择温胃舒颗粒。凉风至 白露生 寒蝉鸣
转眼秋又凉了一度
365建站图片
但是,很多人还沉浸在夏日贪凉的节奏,喜欢喝冰镇饮料,吃冷饮及各种瓜果,不注意饮食就会导致脾胃虚寒。
图片
人的脾胃非常的娇气,吃凉的,它痛。吃热的,它痛。生气了,它也痛。香砂养胃丸整体偏温偏燥,擅长温暖脾胃,比较适合寒湿之人。
图片
图片
组方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香砂养胃丸出自清代沈金鳌的《杂病源流犀烛》。木香210克、砂仁210克、白术300克、陈皮300克、茯苓300克、半夏(制)300克、香附(醋制)210克、枳实(炒)210克、豆蔻(去壳)210克、厚朴(姜炙)210克、广藿香210克、甘草90克。
图片
组方分析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方中白术健脾燥湿,茯苓健脾渗湿,为君药。木香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;豆蔻芳香理气,行气温中,开胃消食;砂仁化湿开胃,温脾止泻。三药相合,加强君药温中行气、开胃消食的功效,为臣药。陈皮、半夏行气和胃祛痰;厚朴、藿香芳香醒脾化湿,下气除满,燥湿消痰;香附、枳实疏肝理气,化痰散痞;均为佐药。使以甘草和中,调和诸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温中和胃之功。
简单来说,香砂养胃丸既可以健脾开胃,也可以祛湿润燥。
图片
功能主治及适应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1
脾虚不运、胃气阻滞所致痞满,症见不思饮食,脘腹痞满,胸脘堵闷,嘈杂不适,苔薄白,脉细滑。
2
胃阳不足、湿阻气滞所致胃痛,症见胃脘胀痛,脘闷不适,呕吐酸水、慢性浅表性胃炎。
3
脾胃虚弱、胃不受纳、脾不运化所致纳呆,症见不思饮食,食则饱胀,大便稀溏,体乏无力。
【临床应用】临床用于消化性溃疡、慢性浅表性胃炎和糖尿病胃轻瘫等属胃阳不足、湿阻气滞者。
1、胃痛 因胃阳不足,寒凝气滞所致,症见胃脘胀痛,痛窜胁背,腕闷不适,呕吐酸水,畏寒肢冷,舌质淡,苔薄白,脉弦紧;急、慢性胃炎,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侯者。
2、痞满 因脾虚不运,胃气阻滞所致,症见腕腹胀满,胸腕堵闷,不思饮食,嘈杂不适,苔薄白,脉细滑;功能性消化不良、慢性胃炎见上述证侯者。
3、纳呆 因脾胃虚弱,胃不受纳,脾不运化所致,症见不思饮食,食则饱胀,大便稀溏,体乏无力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弱;消化不良见上述证侯者。
4、 呕吐证属脾胃不健,浊气上逆。症见呕吐或伴有大便溏泻,脘腹痞闷胀满,嗳气厌食,得食吐甚,舌苔白腻,脉滑或濡滑。
近年来,还发现还有许多新功用。
1.呼吸道感染:在常规抗炎和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香砂养胃丸口服,每次9克,每日两次。可提高疗效,促进机体恢复。
2.老年性肠功能紊乱及胃神经官能症:口服香砂养胃丸每次4.5克,每日3次,待大便基本正常后,每日服两次或隔日服两次,以巩固疗效。该品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,改善食欲,促进肠道积气排出,故能芳香健胃,驱风行气治疗肠功能紊乱。
3.胃与十二指肠溃疡:该品对胃粘膜的溃疡面有保护作用,并可使溃疡愈合,且有解痉镇痛作用。
4.胃大部分切除后的胃痛、呕吐、纳呆等。
主治类同药物鉴别
胃脘痛 与木香顺气丸的鉴别:两药均为治疗胃脘痛常用方剂。香砂养胃颗粒所治之胃脘痛,证属脾胃虚弱,中焦气滞,症见胃脘胀痛,身倦纳呆,或有呕恶,大便不实。木香顺气丸主要用于肝胃气滞,中焦失职之胃脘胀痛或脘腹胀痛,病多突发,攻窜作痛,时轻时重诸证。
胃痞 ①与二陈丸的鉴别:二者均能治疗胃痞。香砂养胃丸所治胃痞,证属脾胃虚弱,健运失司。症见胃脘痞闷胀满,或呕恶食少,或呕吐不化之物,大便不爽。二陈丸所治胃痞,证亦属脾胃虚弱,痰湿内生,但以痰为重,以健脾理气,化痰和胃为主,故以脘痞纳少,恶心欲吐,痰白多涎,头胀昏重,肢体无力为主症。②与中满分消丸的鉴别:两药均可用于治疗痞满。但香砂养胃丸能温中和胃,主治寒湿困脾所致之痞满,兼见不思饮食,呕吐酸水,四肢倦怠;而中满分消丸健脾行气,得湿清热,偏于治疗湿热蕴积中焦所致之痞满,临证伴见脘腹撑急,腹大坚满,烦热,口苦,倒饱嘈杂。
呕吐 与香砂平胃丸的鉴别:二药均能治疗呕吐。香砂平胃丸为平胃散加木香、砂仁,功能为燥湿和胃、降气止呕,故其所治之呕吐,多因湿邪困脾,气滞中焦,水谷难消,胃气不得和降,湿滞的因素较为明显。香砂养胃丸证属脾胃不健,浊气上逆,症见呕吐或伴有大便溏泻,脘腹痞闷胀满,嗳气厌食,得食吐甚,中气不振的因素较为明显。
文章仅供学习参考,文中所述配伍、方剂,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辩证指导下来借鉴、应用,切勿盲目尝试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