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源整合 中医有话: 吃附子、干姜、肉桂这些, 结果越吃越冷, 为啥这么讲呢
大家好,我是张主任。
今天咱来聊聊中医里的一个说法。中医有句话:要是吃附子、干姜、肉桂这些,结果越吃越冷,那可得考虑是不是阴少了。为啥这么讲呢?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站群论坛咱先说说,要是感觉怕冷、手脚冰凉,中医觉得大概有两种情况。
一种是阳郁,就是阳气被堵住,没法正常运行和散布,身体里面阳气多,外面少,所以就觉得冷。这往往跟肝郁有关系,因为肝是管疏通气机的。这时候就得用四逆散这种能疏肝行气的药,让肝气顺了,气血能流动起来,就能顺利到四肢和体表,手脚就不凉了,也不怕冷了。
另一种呢,是阳虚,也就是阳气不足,也叫肾阳不足。这就需要四逆汤,或者附子、干姜、肉桂这类能补火助阳、回阳救逆的药。等把阳气补上,寒气散了,手脚就暖和了。
可要是用了四逆汤后,一开始有好转,后面却越用手脚越冰凉,那就要想想是不是肾阴不足了。这时候就得加上生地、熟地、麦冬这些,还得减少阳药。比如说有个患者,长期手脚冰凉,辨证是阳虚,用了四逆汤后没那么怕冷了,但再用几剂,手脚凉又加重了,人还特别累想睡觉。我就让他换成桂附地黄汤试试,结果一周就有改善了。
从这就能看出阴阳的关系。四逆汤是纯阳无阴的方剂,光扶阳时间长了会伤阴。阴不足就没法给阳气更多转化,所以越用越冷,越用越没力气。桂附地黄汤是阳中有阴,阴中求阳,阳气能补进去还不容易伤阴,阳有阴帮忙就更有活力。就像名医张景岳说的 “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,擅补阴者,必于阳中求阴”。所以啊,当吃附子、干姜、肉桂越来越冷的时候,就得考虑是不是阴少了。不过要记住,这些只是参考,不舒服还是赶紧找医生,线下就医才靠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