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宝藏 【何天祥活血养骨汤+刘德玉生骨方:股骨头坏死】精
原创 本草拾珠 本草瑶光 2025年04月13日 05:05
股骨头骨骺无菌性坏死症,又称股骨头骨骺软骨症,或扁平髋,由于髋部强力负重,股骨头骨骺多次受到损伤,气滞血瘀,复感风寒湿邪,致使血液供应受阻,失却濡养而致病。中医无此病名,但古医籍中早有描述,如清《医宗金鉴》 卷八十九载有:“胯骨,既髋骨也。若素受风寒湿气,再遇跌打损伤,瘀血凝滞,肿硬筋翻,足不能直行,筋短者足尖着地,臀努斜行……”。此病初期由于症状不明显,髋部疼痛较轻,休息后又觉疼痛消失,常易漏诊误诊。
中医认为,肾、肝、脾三脏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关系最密切。肾为先天之本,主骨生髓,肾健则髓充,髓满则骨坚。反之,髓枯则骨萎,失去再生能力。肝主藏血,与肾同源,两脏荣衰与共,若肝脏受累,藏血失司,则不能正常调节血量。脾为后天之本,为气血生化之源,脾统血,脾虚则生血不足,肌肉失养。所以肝脾虚衰,气血双虚,经脉瘀阻,也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病机。根据本病的发病机理,治疗应以补肾壮骨、补气养血、活血化瘀、和营止痛等为主要治疗大法,以达通络补虚,促进血液循环,促进侧支循环建立,改善股骨头缺血状态之目的。总之,治疗要重视两个方面,一是补肾壮骨,二是补气养血、疏通经脉。
何天祥(1923-2019),蒙古族特呼尔氏第五代传人,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医世家。其家族自清代随军入川,以蒙满汉医学交融的骨科技艺闻名,至第四代传人何仁甫(其父)时,何氏骨科已跻身四川三大骨科流派之列。何天祥自幼随父习武学医,5岁背诵《药性赋》,12岁辨识百草,青年时已深谙《黄帝内经》 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等典籍。其父何仁甫融合蒙满汉正骨精髓,提出“竹白论”(以竹青竹白喻骨伤内外病机),为何天祥的学术体系奠定基础。
1950年代,何天祥在继承家学基础上,师从岳父、西医专家赵伯钧系统学习解剖学与放射学,成为四川最早实现中西医诊疗结合的骨科医家之一。他提出“司外揣内,形神并重”的诊疗理念,将传统望诊与现代影像学结合,开创骨伤诊疗新模式。在其70余年临床中,研发出许多著名骨科方剂,例如活血养骨汤”,针对股骨头坏死等疑难病症疗效显著。他独创“理气通络正骨法”,以力学原理改良传统手法,治疗复发性骨脱位与软组织损伤,避免手术创伤。 1980年代,何天祥因目睹舞蹈演员频发运动损伤,他创立“中医艺术医学”学科,提出“动静结合”康复理论。其《中国艺术形体损伤诊治学》系统总结舞蹈损伤规律,将传统捏脊术改良为“脊柱调衡法”,配合中药外敷,填补中医艺术运动医学空白。以后他受邀赴美、新、港等地讲学,在洛杉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示范“无痛正骨术”,治愈美国芭蕾舞演员髋关节脱位,获《纽约时报》专题报道。其弟子遍及20余国,推动何氏骨科成为国际骨伤医学的重要分支。 1990年代,何天祥创立四川天祥骨科医院,建立“临床—科研—教学”一体化模式。他提出“三多原则”(多实践、多思辨、多总结),培养出多位学科领军人物。 2009年,“何天祥传统疗伤手法技艺”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;其毕生著作《何氏治伤经验汇编》《幼科刍言》等被译成英、日文版本,成为哈佛大学东亚医学研究中心教材。 到了晚年,何天祥仍保持“晨起练功、日接诊50例”的节奏,96岁高龄时仍在病榻修订《蒙古正骨医籍考》。2019年11月临终前,他叮嘱弟子“勿忘医者本心”,并立遗嘱丧事从简,遗产悉数捐赠中医药教育基金。其创立的“东方艺术医学”体系,至今指导着全球30余家艺术团体运动损伤防治,被誉为“传统医学现代化转型的典范”。
何天祥以蒙满汉医学为根,融贯中西,开创骨科诊疗新纪元。从“活血养骨汤”的研发到“艺术医学”的学科构建,他毕生践行“医道无界,仁术济世”的信念,将何氏骨科从地方流派提升为世界级学术体系,其精神与技艺继续在杏林熠熠生辉。
活血养骨汤:当归10克、延胡索10克、陈皮10克、郁金10克、独活15克、白芷10克、肉桂10克、骨碎补15克、续断10克、狗脊15克、怀牛膝6克、透骨草10克。十二味药主治:股骨头骨骨后无菌性坏死症。用法:煎汤内服,每日1剂,早晚服。 亦可共碾为药末炼蜜为丸,每丸重10克,日服3丸。 可再加乳香6克、没药6克共研细末,用白酒调外敷于痛处。
加减:若气血凝滞,可酌加土鳖、血竭;寒湿较重者,可加苍术、威灵仙;病程日久,体质虚弱者,可加黄芪、白术、紫河车,以健脾祛湿,补益气血。
方解:当归、延胡索、乳香、没药活血祛瘀镇痛;陈皮、郁金开郁行气;骨碎补、续断、肉桂、狗脊、透骨草温阳益肾,强筋壮骨;独活、白芷散寒湿,消肿痛。全方补肝肾,益气血,散寒湿,温经脉,强筋壮骨,疗效显著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365站群以下为何天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医案及方剂。 医案:霍某,男,15岁。患者1972年中左髋部时痛时愈,1973年3月疼痛增加,外展、外旋功能受限,先后在某骨科医院及某医院按扭伤及化脓髋治疗,未效。1973年4月18日在某医院照X线片示:“右髋臼边缘毛糙光滑,同时伴有骨质增生及破坏……有半脱位,右侧化脓性髋关节炎 ”。1973年4月15日来诊。根据临床证状,按右股骨头骨骺 软骨症治疗。一月后有好转。由于家属对“化脓髋”的诊断有顾虑,1973年5月16日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照X线片示:“右髋关节间隙稍增宽,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骨片,髋臼象有轻度变深……股骨头变扁平,股骨颈变短,股骨头稍向上半脱位……”。何天祥拟活血养骨汤:当归10克,延胡索 10克,陈皮10克,郁金10克,独活15克,白芷10克,肉桂10克,骨碎补15克,续断10克,狗脊15克,怀牛膝6克,透骨草10克。煎汤内服,每日1剂,早晚服。亦可共碾为药末炼蜜为丸,每丸重10克,日服3丸。可再加乳香6克、没药6克共研细末,用白酒调外敷于痛处。并结合手法整复半脱位,先后治疗4个月,疼痛消失,肌力恢复,双腿等长,外展、外旋功能恢复,拍片示:已愈合。
刘德玉,1953年生。现任陕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大骨科主任医师,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,陕西省名中医,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。 刘德玉在4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,诊治了很多疑难骨科疾病。他主持的科研项目“骨复生胶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”、“四动、五步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技术”、“补肾益气法预防家兔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”、“四动、五步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技术推广”获得省市各级奖项。发表论文60余篇,著作5部,申报专利1项,并参加国家十二五教材编写工作。

生骨方组成:黄芪30克,鹿角胶12克,三七12克,土鳖虫15克,丹参20克,当归12克,川芎12克,延胡索15克,牛膝12克,骨碎补15克,生甘草9克。功效:活血、生血、生骨。主治:各种骨缺血性坏死、骨折、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等。 用法:水煎服,每日一剂,分早晚两次温服。 加减:头晕目干者,加菊花、蒲公英各15克。 脾胃不合者,加陈皮15克。 睡眠不佳者,加夜交藤、合欢花各15克。方解:黄芪善入脾胃,能补大气,气旺则血畅;鹿角胶壮元阳,补血气,生精髓,暖筋骨;骨碎补主破血补伤折,能活血续伤,补肾强骨;三七活血化瘀定痛;土鳖虫咸能入血,和血通营;丹参活血祛瘀止痛,破宿血,补新血能力极强;当归、川芎补血活血,二者为补血常用组方;延胡索为气中血药,能行血中之气滞,气中血滞,能专治一身上下诸痛;牛膝活血通经,补肝肾,强筋骨,引火下行善治肾虚腰痛膝痹;生甘草调和诸药,助参芪补气之功。 诸药配合,共奏补气益精、通经养血的功效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