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源整合 临床常用传统十四经穴位分析(三)
发布日期:2024-10-29 01:11 点击次数:136
列缺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图片
【取穴定位】
在前臂,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.5寸,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,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。
【进针】
一般采用斜刺法,可向上或向下斜刺0.5-1寸。临床以泻法或平补平泻为常用,一般不用补法。可以用灸法,但临床较少用之。
【穴性】
疏风解表,宣肺利气,利咽通络(根据其穴性,临床主要用于西医学中的感冒、呼吸系统疾病、男女生殖系统疾病及颈项部病变)。
【经验总结】
(1)列缺能治疗男女生殖系统疾病。临床常用于阴茎痛、遗精、癃闭、遗尿、尿血、小便热、月经不调、胎衣不下等生殖系统病。
(2)列缺是治疗咽喉疾病之要穴。用于咽痒、咽干、咽痛、干咳无痰、咽喉生疮等病。
(3)列缺是治疗头项部疾病的要穴。当外邪侵袭人体出现颈项强痛时,列缺是首选穴。
(4)用于治疗肺与大肠表里两经同病。如因外感之疾(患者有亥嗽、发热、喘憋症状时)伴发消化系统症状(如肠鸣、腹泻、便秘),此时选用列缺是最对症的用穴。
【常用配穴】
(1)列缺配照海治疗咽喉部疾病。
(2)列缺配后溪治疗颈项强痛。
(3)列缺配风池、大椎治疗外感头痛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